10月15日,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弋教授受邀为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应用化学和化员工物学专业师生作题为“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生物分析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化员工物学系王显祥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共计15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吕弋教授首先通过世界癌症发病率及其分布以及四川省的癌症发病率,引出报告的主题——关于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结合时事热点,通过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介绍主题相关知识,展示团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提出用ICP-MS来检测,通过生物放大和纳米标记的手段使得信号放大发的总体思路,最后得出了金属稳定同位素生物分析方法的三个特点高灵敏度、高准度、多组分同时分析。
报告结束后,吕弋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交流,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现场气氛活跃,交流互动频繁。
![](/__local/0/E0/26/D7B9403224540C309D90064D8F7_A4618F5C_458BC.jpg)
![](/__local/6/22/E8/459583A301366C4D7FD3EAB0D7B_3ECE390A_57728.jpg)